1160. 嫁外地人的姑娘 五 “没忘!”汤……(2 / 3)

后没了这块好地基怎么办?

刘父答应了。

“现在分家跟以后分家也没什么区别,我们不是那老古板。去换身衣裳,一会儿我带你们去村长家里,先把那块地敲定了,拿到地契才算落袋为安。”

一家子雷厉风行,村里不是没有人打那块地的主意,可买地就要三两银子,除了汤翠林这种外来的富户,村里人买这块地会很费劲。

听说那块地被刘二哥给买下了,村里人都有些不明白刘家人的想法。汤翠林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娶周半夏……刘家最后一个还没出嫁的闺女的婚事被抢,一家子没有任何伤心失落,转头就要买地基造宅子,这是完全没将汤翠林当一回事啊。

刘家人认为,刘桐花一个姑娘家不需要有自己的院子,早晚都要嫁人嘛,不管嫁到谁家,人家肯定是要让她住的,哪怕最穷的人家娶媳妇,都会给新嫁娘准备一间屋子。如今家里这样富裕,桐花自己拿着近二百两银子的嫁妆,怎么也要挑个富裕的人家。

楚云梨对他们这样的说法不赞同:“不管我以后的夫家贫穷也好,富裕也罢。我只要嫁进去,肯定都会受委屈。但是让人家住我的院子就不同了呀,我不用看谁的脸色,对我不好,我还可以让他滚。就像是三姐,姐夫再对她好,也好不过亲爹娘。只要姐夫的爹娘不喜欢姐姐,夫妻俩就好不了。”

刘家夫妻有点懵,两人从懂事起就知道姑娘家是要嫁出去的,不需要有自己的宅子。可听了女儿这番话,却觉得特别有道理。

“那……”胡氏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,“银子是你自己的,你看着办吧。”

一转头,刘父又去了村长家中,买下了刘二哥那片地对面的地基,那是一片荒地,种什么都种不出,所以才留了下来,地方特别大,因为里面有大大小小的石头,想要平整出来,得很费功夫。于是,同样三两的价钱,却比刘二哥的位置大了一倍不止。

李氏一点儿都不羡慕,因为那片地基想要整出来,还得花费不少银子。别看夫妻俩手头的银子多,他们却根本舍不得花,之前提出造房子时,大大方方不要家里的田和地,那是因为东西没流到外处,还在亲大哥的手中,若换了别人,二人肯定是不依的。

两人留出了造房子的银子后,把所有的银子都拿去买地了。

刘二哥跑出来造房子,姑且可以说是用家里的积蓄。村里人虽然眼热,也不会多想,只感叹一句人家兄弟感情好,这种事情都商量得通。看见刘桐花买地,众人又觉得这是刘家夫妻赌气……你看不上我女儿,早晚会后悔。

可一转头,听说人跑去买地了,那可是一百七十两银子啊!

哪里来的?

银子的来处暂且不知,但众人已然明白为何刘桐花在丢了汤家这门婚事后没有伤心难受了。

刘二哥拿得出这么多银子,如果刘大哥没有的话,肯定是不依的,也就是说,刘大哥手头的银子不会比弟弟少,才会在弟弟造房子时帮着忙前忙后。如此一来,兄弟俩加起来有近四百两银子。刘桐花有两个这样的哥哥,嫁汤翠林压根不是高攀,勉强算是门当户对。

既然是门当户对,汤翠林却朝三暮四,刘桐花一脚蹬了他再正常不过。

这些事情传入了汤翠林耳中,他只觉得跟做梦似的。

关于刘桐花的家人,他早就打听过了,那就是一家子老实人。祖祖辈辈都住在那个院子里,从来也没听说过祖上富裕过,就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。怎么突然就有银子了?哪儿冒出来的银子?

别人在听说刘家人突然富裕之后,再想知道人家的发家史,也不好意思当面去问。脸皮厚一点的,最多就是玩笑般说一句:你家这悄摸摸就富裕起来了,也指点指点我们发财之道嘛?

面对这种人,刘家人随便糊弄几句,人家就不好意思再问。

但有些人却不管这么多,压根不知脸面为何物。比如周半夏。

周大夫耳提面命,天天在女儿面前念叨,不许她私底下去找刘家人。周半夏在听说刘桐花自己买了一片地准备造房子,并且新宅子的位置就在汤家不远处时,再也忍不住了,趁着父亲不注意,偷偷溜了出去。

她顺利地在那片荒地上找到了人,老远就喊:“刘桐花,你是不是还放不下翠林哥哥,所以才刻意离他这么近的?”

那还真不是。

楚云梨有时候会刻意选定宅子的位置,这一回真的是巧合。因为村里那些特别好的位置都已经被祖祖辈辈的人占了,其他人想要造新的院子,就只能在这一片选,汤翠林选了后就是刘二哥,紧接着就是楚云梨,人都喜欢群居,无论是谁,都会尽量往村里靠,然后就这样了。

“你想多了。”

周半夏叉着腰:“我告诉你,翠林哥哥是我的。现在他已经是我的未婚夫了,我不管你是真的断了念想也好,还是故意装出来的,以后你给我离他远一点,人贵在自知,贵在知道廉耻,别让我看不起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