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4章:真的以为,本王的刀不快么(2 / 3)

至尊九皇子 王左中右 1734 字 1个月前

父皇看到,我可以不花朝廷一分银子,就能完成赈灾和剿匪的任务。而且,还可以通过惩治贪官和奸商,为朝廷创造大量的财富,为父皇赢得好名声…”

听完李昊的解释,金木兰、顾念和袁青山他们,顿时恍然大悟。

李昊的所作所为,绝对会得罪一大批人,但更能赢得建德帝的赞赏和信任。

只有如此,才能对冲那些皇子、御史、以及其他官员,对自李昊的非议和弹劾。

对于建德帝来说,李昊能够帮他解决救济灾民和剿灭盗匪这两个巨大的麻烦,哪怕李昊杀多少贪官和奸商,他都能容忍。

只要李昊没有造反之心,就算李昊拿走那些贪官和奸商所有的财产去赈灾,他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不愧是九皇子啊!

行事谨慎,未雨绸缪,步步为营,一点把柄都不留给对手。

顾念和袁青山他们,心里暗暗感叹。

李昊一行人带足了三天的干粮,和袁青山他们分开后,立刻快马加鞭地一路向北飞驰而去。

从泽州到晋阳大概六百里路,一行二十几人只花了两天多的时间,在午时就赶到了晋阳城。

得知李昊到来的消息,晋阳郡太守许志远带着郡丞郭亮、郡尉吴刚等十几位属官,迎接到了南门外。

李昊谢绝了许志远到酒楼用膳的邀请,在郡守衙门简单地吃了一点东西。

然后,李昊吩咐许志远派几个人,去请山西道巡抚叶朝宗,布政使朱庆华,按察使刘克勇等大员。

以及,晋阳城最有实力的几个粮商掌柜,到郡守衙门商议赈灾事宜。

许志远立刻安排人出门而去,一脸敬佩地说道:“秦王殿下车马劳顿,还没休息片刻就着手进行赈灾事宜,下官代表山西所有灾民,向殿下致以最深的谢意。”

“本王奉了圣上之命,负责山西道的赈灾和剿匪事宜,这是本王的分内之事,许太守无需客气。”

李昊摆了摆手,然后问道,“不知整个山西道具体有多少灾民,晋阳郡又有多少灾民,你们前期都是如何救济他们的?”

“回禀殿下,下官只是晋阳郡太守,所以对于整个山西道具体有多少灾民,尚不太清楚,只知道大概二三十万。”

许志远微微思索,立刻回答道,“不过,我们晋阳郡十个州县,一共有七万六千多灾民。”

“从上个月开始,因为国库空虚,户部停止了向各道划拨救灾的钱粮。巡抚大人那里也没有多余的钱粮,供我们这些下面的郡县救济灾民。”

“无奈之下,下官只好减半发放晋阳郡所有官吏的俸禄,用以购买粮食和棉衣赈灾。”

“但是,这点银子只是杯水车薪,根本不够七万多灾民的吃穿用度,只坚持了不到五日就耗尽了。”

“后来,下官又亲自登门拜访山西道的几大粮商,苦苦哀求,并且以明年的税收作抵押,才弄来了两万担粮食,但到昨日也全部分发完毕。”

说到这里,许志远无力地摇了摇头,一脸沧桑和疲惫地叹息了一声,“现在,下官实在是没有办法了,唉…!”

看着衣着朴素的许志远的话,李昊微微点了点头。

仅凭直觉,李昊和金木兰他们就觉得,许志远和那些贪官污吏不同,是个干实事之人。

“许太守辛苦了,本王代表朝廷和所有灾民感谢你们。”

李昊站起身,郑重地向着许志远等人弯腰施礼。

金木兰、顾念和杜仲等人,也跟着站了起来,纷纷弯腰行礼。

“哎呀!秦王殿下、秦王妃,万万使不得啊,你们身份尊贵,这不是折煞下官了么?”

许志远急忙带着一众属官站起身,受宠若惊地弯腰还礼,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。

“下官身为晋阳郡的父母官,为官一任,就应该造福一方,这都是下官和同僚们应该做的,只是下官能力有限,惭愧啊!”

李昊请许志远等人坐下来后,接着问道:“现在,晋阳这边的市场上,米、面、粮、油等物资,价格如何?”

听到这个问题,许志远立刻愁眉苦脸地摇了摇头:“最近一段时间,物价飞涨,尤其是米面的价格更是高得离谱!”

“疫情开始的时候,5个铜板就能买一斤品相好的米面。现在就算是30个铜板,也很难买到一斤发霉的陈年米面。”

李昊眉头紧皱,疑惑地问道:“那许太守可曾深入调查过,米面价格如此疯涨,是市场上的存量不够造成的,还是其他原因啊?”

“回禀殿下,下官几乎每年都会详尽地调查米、面、粮、油的数量和价格,以便应对各种突发灾情。”

“其实,山西等地今年粮食丰收,产量比去年高出一成还多,市场上的粮食足以应付老百姓的用度。”

许志远一脸凝重和无奈地说道,“可是,市场上的粮食,有七八成都集中在了几大粮商的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