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4 章(2 / 3)

予春 二恰 1764 字 1个月前

“幼幼喂。”

她的动作有些笨拙,声音却透着满满的诚挚与郑重,这让沈珏的眼底闪过抹难以言喻的暗涌。

仿佛连那米粥,也变得有几分可口起来。

连沈珏自己也没发觉,他僵直的背脊几不可见地松弛了些,连脖颈也垂了一分。

眼见那浓稠的米粥,近到可以看清一颗颗米粒的距离,他紧闭的唇瓣竟缓缓张开了。

米粥煮得很软糯,还带着微弱的热气和香味,厚厚的米油一入口便化在了唇齿间,温热回甜,好似一瞬间全身都暖和了起来。

沈珏原本只是怕她会哭,又胡搅蛮缠太过粘人,想要意思意思尝一口,可等他反应过来时,粥碗都快见底了。

一定是他饿了太久,不然怎么会吃生人喂的东西,甚至还觉得这平平无奇的粥,胜过他往日尝过的所有粥。

他的眉头微拧,眼中闪过一丝懊恼,便要抬手让她停下。

可他的手还未抬起,长廊的那头便传来个焦急的声音:“姑娘,姑娘,您去哪儿了。”

“您早膳都还未用呢。”

是云水的声音。

完了完了,这是来抓她了。

姜幼宜的小手一颤,犹如做了坏事被抓包一般,抖着声音结结巴巴道:“幼幼,在,在这里。”

说着也顾不上清理抖落出去的米粥,手忙脚乱地将碗勺放下,迈着小短腿就往外跑,只留下床上微微出神的沈珏。

这粥与馒头,竟是她的早膳?

-

姜幼宜刚刚绕过屏风,就撞见了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姜文琴一行人。

姜文琴一看就是特意打扮过的,穿了身桃粉的袄裙,外披件绣金丝纹的大红斗篷,小小年纪又是盘头又是簪花,好不隆重。

而跟在她身后的,则是另一个圆脸的小姑娘,比她矮半个头,穿着浅蓝的薄袄,乃是府上的三姑娘姜文亭。

三姑娘今年十岁是柳姨娘所出,其母位卑不得宠,母女二人先是巴结着夫人,夫人病逝后又赶着巴结到了唐氏跟前。

平日姜文亭对姜文琴是言听计从,不像妹妹倒像是个小跟班。

姜幼宜瞧见是她们两,脚步顿了顿,眼睛跟着亮起,声音透了几分欢快地道:“二姐姐、三姐姐好。”

姜文琴见她走个路都慌慌张张的,心中不免嗤笑一声,真是没教养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来的破落户呢。

她轻蔑地瞥了一眼,便要收回目光,可视线向下移了移,就瞧见了姜幼宜脖子上围的狐狸毛领。

姜文琴自然想起了昨日的事,看着她的目光从轻蔑变成了怨恨。

同样都是父亲的女儿,她比这痴儿聪慧、懂事,也更会讨长辈欢心,酷暑严寒学琴棋书画从不懈怠,人人都夸她知书达礼、秀外慧中。明明她才是姐姐,偏偏命不好,投生在了姨娘腹中,从小到大什么好东西都是这痴儿挑剩下的。

好不容易等到夫人病逝,没成想还要被这痴儿压一头,如何叫她不恨。

姜幼宜自然不知道她的心思,到了新家这么久,她都被拘在屋子里,没人能陪她玩,她早就想姐姐们了。

这会见着欢喜极了:“姐姐和幼幼玩。”

姜文琴闻言从鼻息间轻哼了声,玩?她才懒得和个路都走不稳的痴儿玩,她是来拿回自己的东西。

虽说唐氏让她再等等,可一想到那样好的围脖被这痴儿给戴着,简直是暴殄天物,她是一刻都等不了。

这才带着一早就来讨好她的姜文亭一块,上门来讨要东西,顺便看看热闹,没成想来了后,竟将她晾在正屋足足一盏茶功夫,左右都瞧不见姜幼宜的身影,听说这痴儿躲在耳房,这才领着人寻过来。

原想取了围脖就离开这冷清的穷酸院子,可这会见她笑盈盈的模样,不免有些不快,再冷清的院子那也是院子,凭什么自己要挤厢房她却有个大院子。

姜文琴的眼珠子转了转,勾着嘴角、心底冒出个主意来。

“好啊。”

她说着朝身后的丫鬟招了招手,就见丫鬟递上个缠着丝带的圆球,球是藤条编的各处还坠着红色的毛球穗子,看上去很是漂亮。

姜幼宜还是孩子心性,目光瞬间就被这藤球给吸引,惊奇地道:“二姐姐,这是什么玩具啊。”

“这可不是玩具,这叫藤球,京城盛行此物,不仅郎君们喜欢,就连女娘们也玩,听说宫中的贵人也时常赏玩。”

她边说边将藤球朝姜玉亭丢去,后者反应很快得抬膝顶了下,在落地之前,旁边的丫鬟又抬脚踢起。

玩法有些像踢花毽子,区别是这个需要合作传球,动作幅度也更大,而那藤球装点的漂亮,踢在半空中穗子随之晃动特别好看。

姜幼宜早已忘了云水喊她的事,双眼一眨不眨地跟着这球移动,脚尖止不住地往她们那挪了又挪,她喜欢这个好玩的球,最重要的是能